稻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施肥水稻各个生长期施肥量及施肥方 [复制链接]

1#

1、施肥量。水稻施肥量可根据预期产量、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计算。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丰产田(亩一季水稻产量近千克)的较佳施氮量为每公顷千克纯氮,磷钾量可以通过氮磷钾比例计算。

2、施肥期。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建议亩施用20千克芭田新跨越复肥(21-11-13)或类似复合肥。(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建议亩施用20千克芭田新跨越复肥(21-11-13)或类似复合肥。
  (3)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穗肥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后40~50天时施用。建议亩施用10千克芭田新步伐复肥(15-10-20)或类似复合肥。(4)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水稻主要施肥方法1、前轻~中重~后补法:足适量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肥,达到早生稳长,前期不疯,中期促花,后期不早衰。该法在保证足够穗数基础上,兼攻大穗和粒重。南方单季晚稻和迟熟中稻多采用这种施肥方法。

2、前稳~攻中法:此法省肥稳产高产。主要是提高有效分蘖率、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争高产。特点:壮株大蘖小群体,前期控蘖;壮秆强根,中攻大穗,中后攻结实率和穗重。


  3、前促~中控~后补法。此法与“V”字型施肥法类似,重施基肥(占总量80%以上)并重施分蘖肥,酌施粒肥,达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东北稻区、南方早稻大部分、华北地区麦茬稻等大都采用这种施肥法。其弊端是前期生长过旺,易造成田间郁蔽,病虫害较重。

4、前促施肥法。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特别是氮肥,以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多穗。底肥占总肥量的70%(氮肥占总氮量的60%~80%),其余30%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全部施下。此法适用于水稻生长期间降雨集中,肥料易流失,常出现低温少照的稻区。底肥以农家肥为主。

5、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整田时将全部肥料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较强的稻田,且肥源充足。采用此法,比底肥加蘖肥和底肥加穗肥的稻株吸氮率增加,分蘖快,成穗多,行间透光率高,增产3.6%~17.9%。

芭田新跨越复肥(21-11-13)

升级配方,工艺独特:科学运用缓释、螯合、酶技术,采用国际先进的复合肥高塔熔融喷浆造粒工艺制造而成。颗粒外观独特、养分全面均匀,产品更趋多功能化。

多功能性突出,提高品质:利用螯合等技术添加了多种中微量元素,各元素间协同增效,提高养分吸收效率,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最终提高作物品质;调节作物生理过程,有促根、壮苗的作用。

配比科学,肥效持久:根据中国土壤和气候特点,应用先进的农艺配方,配比更加科学;氮素以酰胺态氮为主,合理调配其他氮素形态,并加入新型长效控制因子,延长养分释放期,使肥效持久。

溶解性好,利用率高:采用溶性好的原料制造,养分释放均匀,使用方便;应用独特的生物酶技术和先进的磷活化技术,养分释放更加平稳,使作物前期不烧苗,后期不脱肥,减少施肥量,

注:1、因各地土壤、气候、施肥习惯不同,用户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施肥量、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

2、本产品可采用沟施、穴施、撒施、淋施等多种方式,基肥、追肥均可,集中施肥应减少用量,施后应覆土,避免与种子和根系直接接触,肥粒应与种子和根系相隔4-5厘米;如兑水淋施浓度为-倍液,最好于下午四时后进行,避免因温度过高而造成肥害。

3、本品含氯,适合于忌氯作物以外的作物,忌氯作物慎用。

4、本品的氮源为尿态氮,含缩二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

5、贮藏于通风干燥处,避免受热受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