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淮海麦区大部分麦田杂草都到了第一个生长高峰期,高效除草即将成为当前麦田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冬前麦田管理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同麦田杂草在用药上是不同的,特别是禾本科杂草种类多,与小麦亲缘近,防治难度大,已成为麦田除草的难点和风险点。大部分农民朋友对麦田杂草认识不足,造成麦田杂草防治的不及时不科学,怎么正确清楚地区分田间杂草,已成为化学除草的一个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将本地主要的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识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的识别
1、野燕麦
野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或单生,直立,幼苗的须根较坚韧,茎直立发白光滑无毛,具2-4节,叶鞘光滑或被微毛,无叶耳,叶面稍宽,叶片逆时针扭曲生长,叶面和叶缘有侧生柔毛,叶舌不规则齿裂。圆锥花序,金字塔形,颖果被淡棕色柔毛,稃体有长芒。
2、节节麦
节节麦是禾本科山羊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成株秆丛生,斜上或近直立,有时伏地,幼苗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幼叶初出时卷成筒状,展开后成长条形;叶舌薄膜质,叶鞘边缘有长纤毛;叶片狭窄且薄,微粗糙,疏生柔毛;穗状花序圆柱形,小穗圆柱形,长约9mm,含3-5小花,种子类似麦粒,但比麦粒秕瘦;根茎处弯着生长,俗称“打弯儿”。节节麦耐干旱,适应性极强,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危害极其严重的杂草。
3、雀麦
雀麦是禾本科雀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直立或倾斜,幼苗基部红褐色,有白色绒毛,叶面细窄,有柔毛,叶缘和叶鞘都有绒毛;第一片真叶呈带状披针形,长3-4cm,宽1mm,先端尖锐,有13条直出平行脉。圆锥花序梳展,具2-8分支,颖果7-8mm。
4、看麦娘
看麦娘是禾本科看麦娘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茎和分枝簇生,向四周匍匐生长,节处常膝曲,并在节间处生有不定根;基本茎杆和叶鞘呈紫褐色;叶片扁平,仅有3条直出叶脉,第一真叶顶端圆钝,第二和第三真叶顶端尖锐;叶舌膜质透明呈剑形,没有凹痕。圆锥花序圆柱状,小穗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
5、硬草
硬草是禾本科硬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自基部分枝,膝曲向上,叶片线状披针形,扁平或对折,先端锐尖,紫红色,无毛,粗糙。圆锥花序较密集而紧缩,坚硬而直立,颖果纺锤形,种子深灰色至草绿色。
6、早熟禾
早熟禾是禾本科早熟禾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丛生,矮小,直立或稍倾斜;叶片带状披针形,叶片较硬(叶面蜡质层较厚),先端呈船形;叶鞘中部以下闭合,无毛;叶舌膜质,圆头;圆锥花序展开,每节分支1-3个,颖果纺锤形。
7、蜡烛草
蜡烛草又称*蜡烛,是禾本科梯牧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直立或斜向上;叶鞘短于节间;叶舌膜质;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小穗倒三角形。
二、麦田化学除草技术
1、发生规律与除草时期
麦田杂草多为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合发生,出草时间一般有两个高峰,播种后25~30d是麦田杂草的第一个出草高峰期,这一时期出草量占整个生育期出草量的85%~90%。翌年春天小麦返青期是第二个出草高峰期,这一时期出草量占总草量的10%~15%。
第一个出草高峰后是最佳除草时间,第二个出草高峰后是补充时间。如果墒情充足在寒冬之前进行化除,此期草龄小,组织细嫩,抗药性差,且麦苗小,覆盖度小,易着药,是除草的最佳时期。麦田除草剂持效期长,使用时间越早,在土壤中分解时间越长,越不易对下茬作物造成影响。年前没能进行化除的要在年后小麦返青期进行化除。
2、除草技术
小麦秋苗期是防治杂草的关键时期,各区域应大力宣传推广“麦草秋治”措施,引导、组织客户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化学除草,提高防治效果。以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碱茅、硬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酯、精恶唑禾草灵、唑啉·炔草酯等除草剂进行防除;以节节麦、雀麦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等进行防除。对于禾本科杂草,可首选春华益农系列除草产品进行防除效果更佳。
对于双子叶杂草可选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唑草酮、吡氟酰草胺和二甲四氯异辛酯等成分的除草剂进行防除。首选春华益农“一达就静”麦田除草组合来提高防效并延缓抗药性产生。
冬前除草最佳时期是小麦4叶后至浇冬水之前,时间约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为确保防治效果,选择气温10℃以上的晴好、无风的中午时段(10:00-16:00)用药,用药后5-7天天气晴朗,无明显降温天气。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适当加大喷水量。施药时要注意避免对周边作物的漂移药害和对后茬作物的残留药害。喷洒后施药机械一定要冲洗干净,以免交叉污染,造成药害。
三、注意事项
使用除草剂时需特别注意,使用前一定要按除草剂说明书上使用剂量,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剂量。要注意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把原药用少量水稀释搅拌均匀,然后再按稀释倍数加足水量。使用后一定要把喷药机械清洗干净。喷洒时应选择在晴朗无风且平均气温在8-10℃左右的天气喷洒。施药要均匀一致,不能重喷和漏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