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呀?稻谷都熟了,可是我们自己根本收不完。”秋天里,西盟县中课镇永不落村的稻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杆都弯了腰,一阵风吹来,叠叠稻浪荡起阵阵稻香。然而,作为主人家的娜丕阿婆,却为收割稻谷犯了难。
“十来天,雨水不断,自己年事已高、女儿忙工作、孙女幼小,家里实在没有劳动力收割稻谷,愁死人哪!”虽说已经过了中秋,但西盟的天气还是时雨时晴,眼看着又有一波雨水要来稻谷就要“砸”在地里,娜丕阿婆只能干着急。
“娜丕姨,别急,我们来帮你收稻谷。”就在老人深感无助之时,驻村工作队员岩他相约了村干部来帮忙,这几天,他们都在田间地头忙活,帮着乡亲们抢收稻谷。岩他说:“现在正是抢收稻谷的丰收时节,永不落村外出务工的人比较多,秋收稻谷用工就成了问题。”
岩他是今年5月份驻村开展工作的,驻村4个多月里,出身农村家庭的他,已经很好的融入了当地的驻村工作。一茬茬金色的穗华被收割,一排排稻禾有序放倒。这暖心一幕,淡化了秋风中的萧瑟。
“友爱互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何况我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能实实在在的帮助老百姓,这正是我人生的价值所在。”岩他说。
说起岩他,很多人认识他,还是他的善良和热心肠,从“云南向上向善好青年”、“云南好人”到“中国好人”,他获得的褒奖无数。然而,在这些褒奖的背后却是一颗真正想改变家乡和帮助别人的心。
“生活的磨砺让我领悟了人生的价值在于以善良之心待人。我感恩在我成长的路上,交给我知识和做人道理的每一位老师,感恩那些帮助过我的朋友。”岩他说。
出身贫困家庭的岩他,少时因家里兄弟姐妹多,常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但是在叔叔岩保教导下,他始终认为“读书能改变命运”。然而,这一梦想也在年读初二时暂停了,那个用代课工资帮助他的岩保叔叔因病离逝了,他失去了最敬爱的人,“休学、外出打工、日薪5元、失去梦想”成为了他那段时间最深的记忆。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岩他重新回到了校园,念完了初中,上了中专,命运得以改变。
“年少时我的人生是不幸、也是幸运的。所有的不幸对于我来说,都是命运给我的磨难,让我更加勇敢和坚强;幸运的是我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于是,中专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希望用我所学,回报社会。”岩他说。
年,岩他成为中国南方电网云南普洱西盟供电局勐梭供电所的一名普通抄表员,走村入户抄电表、收电费、进行用电宣传,当他看到西盟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生活的困苦,内心深处那颗爱的种子瞬间被点燃。
“才参加工作那会,经常下乡抄电表,遇到、看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当时我就决定要想办法帮一帮他们。后来我发现我的身边有很多爱心人士,很多朋友都希望参与进来,我就负责搭建平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岩他说。
十多年过去了,他的感恩之路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他们积极开展爱心助老、助残、助困、助学等慈善活动。爱心的传递让他们的爱心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像燎原的星火洒向全国各地,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
“在感恩的路上,我从不孤单,我想把‘善’传递下去,我希望用我的‘爱’守在祖国的边疆,为建设祖国、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岩他说。
年,在组织的号召下,岩他主动报名参加了驻村工作队,新的旅程、新的挑战,他继续践行心中“未完的事业”。岩他说:“年我们县率先在‘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如今我们就要走向乡村振兴,我也希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家乡建设得美好。”
走在乡村的水泥入户路上,独具特色的佤族小楼里,岩他穿着他破旧的工作服,管着乡亲们家里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听着群众的所需所愿,带着他们谋发展。短短的4个月里,他爱上了乡亲们的那些家长里短,他还是那个热心肠的少年。
“岩他哥这个人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热心、耐心、勤快、干事实诚,你可以去到他分管的村组里看看,每家每户都是干干净净的,他身上总有很多我们年轻人需要学习的。”永不落村村干部娜龙满是敬佩的说。
年7月,岩他被评为第六届普洱市道德模范,他始终记得舅舅和他说过的那句话:“要成为有用的人,帮助别人。”
记者:李毅文/图
编辑:李江
责编:周艳
监制:邹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