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智者善读1725秧好半季稻 [复制链接]

1#

-《秧好半季稻》

品读经典,品味生活;善读美文,天天分享。老夫为您遴选优秀文章作品,让美妙的文字陪伴您的业余时光。今天为你分享:《秧好半季稻》作者:邹德萍(网名:键上世界)来源:《射阳日报》

秧好半季稻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育秧正当时。这是曾流传于里下河地区的农谚,它告诉人们三个节令该做的农事。因此,过去育小秧,必须要挑秧草,这是乡亲们约定俗成的重要事项,也是水稻育秧时少不了的必备农活。大人告诉我说“秧好半季稻”,育好秧在农民种稻中的地位崇高得有点神圣。所谓“挑秧草”,就是在水稻育秧前到野外去挑取既含有机质、又易腐烂且绿色鲜嫩的野草野菜,踩入烂泥沤肥作为小秧落谷的基肥使用。由于这些野草作为基肥,因富含有机质使秧苗长得旺盛敦实,又因为含有一定的纤维素,更利于起苗离池移栽,可见在农业科技跟不上生产力的时代,挑秧草得到种田人普遍推崇也就不难理解了。挑秧草,并不是一件轻巧便捷的活儿,由于开春后,万物复苏,柴芦钻出淤泥水面上才露尖尖角,野草刚伸腰慵懒蓄势待发,河渠边的水草正蓬勃生长,水中苲草在清晰见底的河水下,随着水流摇头摆尾。但只要生产队一声通知,全家总动员,准备大小篮子、口袋、小铲锹、镰刀、扁担,还有小推车,常常是早早起身,背着篮子出去割草挖菜。队里专门设立过秤点,按重量记工分。周边田野真可用挖地三尺来形容,除了麦子油菜蚕豆,凡有一点青气的都被找光铲尽,除沤不烂的茅草不要,其他鲜嫩的一扫而光,挑秧草人跟蝗虫可有一比。为了完成任务,有时要跑很远去挑秧草,各人做好干粮带上,渴了就喝河沟里的水。也有约上几个人备好吃食,乘船去外乡外村或海边去的,几天后便满载而归。人们深知“人误地一时、地误田一年”的道理,所以,再多苦累也从不怨天怨人。我挑过多年秧草,开始不熟练,手不是被小铲锹铲破皮,就是被镰刀割伤手指,偶尔还会为挑取沟坎河坡的秧草,不小心脚下一滑掉下河滑进沟子,爬上来甩甩水继续挑,只是苦了我的脚,泡在潮鞋子里,天晚脱下来,一双脚已经沤得发白变了形。读高中时,我还参加学校组织的为结队学农的六垛村二组挑过秧草呐!用船在河中和大沟大港里打捞水草作为秧草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捞水草分为三种作业方式,即人下水、船上、岸边,都要用到推刀,一支毛竹篙子上装两把呈倒八字形寒光闪闪的长刀,贴着水底向前一推一拉,传来咔嚓咔嚓的割草声音,苲草和杂草争先恐后翻着跟斗漂浮水面上来,刚被切割的根部嫩白枪眼,乍看犹如若干小鱼氽着。船上一人用多齿耙子划到近前,一个人再用铁叉捞上船。运到离秧池最近处,再一叉一叉叉上河岸,或者直接码上小车或篼子挑到秧池边,妇女用菜刀或铡刀葮成二三寸长,均匀地撒下田踩入泥,与茅坑里的粪水、猪粪塘里脚灰和发酵后的鸡屎粪、垃圾等一搅拌,就成为育秧苗的秧池底肥。苲草长得很快,一年可割捞三四次,拌上臭淤烂草杂肥发酵,是相当好的农家肥。留做秧池的田,冬耕春翻,经过冬冻春晒,使肥与土融为一体,秧草腐化变肥料,秧池烂泥透气不板结,有利于稻芽扎根生须促长。春比秧苗秋看稻。分田到户后,我家秧池总是秧草宽裕,小秧苗长得乌泱泱的壮实。父亲虽已落实政策重返工作岗位,但没有丢掉农民的本色,到了育小秧时都会抽空回来指点指点。父亲说,稻谷是有灵魂的,过去我不懂,亲手育秧栽插种稻才知灵魂的内涵与意义,粒粒皆辛苦,米饭特别香,知敬畏才会常思量。挑秧草做秧池,为了育好秧,是为长好稻打基础,犹如一个人打好人生基础是相同的道理,扣好第一粒纽扣。于我回乡务农当生产队长,都把选好稻种、挑好田、用好人来育好秧,当作主抓的一件生产大事。在学习工作中常思“育秧”之哲理,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沟坎,都会以别人看不见的努力和付出,为自己向前打好搭桥铺路的基础,也不枉挑秧草那段“苦练”的经历。“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这是唐代《插秧偈》中描写的秧苗和插秧的景象。现在,由于水稻旱育移栽,工厂化育秧,直接下种免栽技术的普遍推行,我们这里不要再做秧池挑秧草育秧苗了,这个伴随农耕数千年的习俗仅存于老辈人的记忆里。秧好半季稻,人生亦如是。

附:邹德萍先生简介------

邹德萍,江苏射阳人(祖籍滨海县正红镇徐大尖),江苏省盐城市作协会员。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坚持业余写作创作,用笔名:邹文、田萍、苏北、林海仁等,共发表刊播各类文章作品二三百万字,先后在人民日报、红旗文稿、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市场报、中华魂、炎黄春秋、世纪风采、情系中华、蓝盾、乡土、今古传奇、新华日报、广州日报、今晚报、羊城晚报等全国主流及省市报纸杂志刊载。在竹海文艺、灌河文学、沿海文学等发表一批。获得省市新闻奖50多项,其他奖项30多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