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入中论31为什么没有他生呢因为种子和 [复制链接]

1#
哪里白癜风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85316.html

前言

此《入中论》为堪布仁波切应绵阳部分居士的要求在紧凑的时间中所做的讲解。堪布自己说:“对于有闻思修证者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新入门者愿意听闻,也许有点参考的作用”。

祝愿大家法喜充满!“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接下来讨论他生。

若谓依他有他生,火焰亦应生黑暗,

又应一切生一切,诸非能生他性同。

一般来说,佛教大部分宗派的观点都属于他生。比如种子要生苗芽,种子作为主因,土壤、水分、温度、时间等作为条件,最后长出苗芽。因缘法是佛教对世俗的共同看法,虽然佛经没有明确地说因缘法属于他生,但是逻辑推理下来,大部分人会承认是他生。

他生是否成立?如果是,月称菩萨会说,“火焰亦应生黑暗”。其实火焰不可能产生黑暗,但是月初菩萨为什么会得出火焰生黑暗的推论呢?因为种子和苗芽是他体的关系,黑暗和火焰也是他体的关系,月称菩萨认为他生等同于没有关系也可以生,也即,不但种瓜可以得瓜,种瓜也可以得豆,或者火焰能生黑暗。大家能想得通吗?

一般人认为种瓜不能产生豆芽的原因是什么呢?两者没有联系。但是,在月称菩萨看来,豆种和豆芽是他体,瓜种和豆芽也同样是他体,能生则同样能生、不能生则同样不能生。这是月称菩萨的逻辑基本点。

世间人会辩驳:虽然是他生,但不意味着所有的“他”都能生,需要有特定的关系,按照现代人的说法,豆种和豆芽之间有基因的延续,所以能生;而瓜种和豆芽之间没有基因关联,所以不能生。

接下来再分析豆种和豆芽之间的关系。比如第一刹那是豆种、第二刹那变成豆芽的话,那么两者之间有没有时间差?自然有时间差。假设有基因存在,基因也是无常的,基因的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之间也有时间差,也不连续。因此无论是否基因存在,因果之间都是他体的关系;所谓因果间的特定联系,除了分别念认为有以外,在客观上根本找不到,所以豆种也无法生出豆芽。

“又应一切生一切,诸非能生他性同。”因此月称菩萨讲,如果他生能够成立,则他体间应当无论有没有种芽的特定联系,都应该能生,因为“诸非能生”的他性(如火焰生黑暗)和你宗所承许的他生的他性(如种豆得豆)是相同的。但显然一切生一切与现量相违,所以他生不成立。

最初学习《入中论》的时候,会感觉月称菩萨有点儿欺人太甚,但是通过很细致的逻辑分析,会深以为然。

由他所作定谓果,虽他能生亦是因,

从一相续能生生,稻芽非从麦种等。

对方讲,有些“他”能生、有些“他”不能生,能生的“他”是特定的他;同一相续有能生作用的,才称为因,否则就不能生,就像稻芽无法从麦种中出生一样。

如甄叔迦麦莲等,不生稻芽不具力,非一相续非同类,稻种亦非是他故。

“甄叔迦”是印度的一种树,也叫无忧树;“麦”,麦子;“莲等”,莲花等。

“不生稻芽不具力”,如果按你宗所说,无论甄叔迦、麦子、莲花的种子,不能生稻芽的原因是“不具力”——没有生的能力,“非一相续非同类”,不是同一相续、不是同类,那么“稻种亦非是他故”,同样,稻种也并非同一相续、非同类,也是他体。

现在我们要考虑稻芽和稻种之间的关系,是否同属一个相续?如前所讲,整体不在物质上,只存在于概念上;同样,时间上没法同时存在三世——过去、未来、现在:有过去的时候,没有现在、未来,有现在的时候,没有过去、未来。所谓的相续是什么呢?客观上时间刹那刹那生灭,而主观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串起来形成三世的概念,即是相续。也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在内心里面有,外在上没有。这是因明的逻辑。

“非一相续”,稻种和稻芽之间,在客观物质上不存在相续。假设第一刹那是种子、第二刹那是结果,种子在、结果不在,结果在、种子不在,两者总有时间差。我们原来想,种子和结果之间好像有一座桥一样在贯穿,例如有基因在发生作用。但是如果基因在种子上,种子灭的时候,基因也会灭,自然也无法发生作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非同类”,其实外在的物质上也没有同类,同类与否也是人心去认定的。比如问:人和旁生是一类吗?不是。接着问:人和旁生是轮回众生还是涅槃众生?从轮回众生的角度,人和旁生变成了一类。这属于概念上的归类。

“稻种亦非是他故”,如前分析,稻种和稻芽也并非同一相续、同类,所以也是他性,也没法出生,故他生不成立。

也有另外一种理解方式,下文也会讨论。月称菩萨认为,站在结果的角度来说,不能称种子为他,为什么呢?结果在的时候,种子已经灭了。这是更加严谨的说法。谈论他生的时候,能生和所生必须同时存在;如果所生存在的时候,能生不存在,怎么能说是“他”呢?“他”根本不存在。如果不存在的都能称为他,石女的女儿也可以称为他;众所周知,石女无生育能力,她的女儿不可能存在。

回到刚才的讨论,为什么没有他生呢?因为种子和结果之间有时间差,二者之间没有一个连接的东西。想通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接受月称菩萨的观点。不仅他生没法承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说法都没法承认。

如果没有学过《入中论》,可能做梦都梦不到这个结论。如果有人突然问:你能证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没有经过脑子思考的话,自然会说可以;但是往下深究的时候,没法成立。学中观就是这样,首先从理上推翻原有的错误观念,最后修空性的时候一点都不会牵强。但是如果心里决定房子真真切切存在,因为修空性而说没有房子,那是自欺欺人。所以学中观得用人性化的逻辑去证明。

其实理上抉择,种瓜得瓜和种瓜得豆两个没有差别。虽然有可能感情上不情愿,但是理上绝对找不到毛病,这样就会对我们起很大作用。

原来如果有人指责自己没有道理的话,我们可能会很生气,但是学了《入中论》以后,可能就不会这么执著了。人世间原来认为可以证明的任何一个东西,包括种瓜得瓜都证明不了,还能证明什么呢?世间人认为能看到、能听到的东西,你能证明它存在吗?也没法证明。慢慢我们就开始老实了,会逐渐追随空性的哲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曾经的世间道理、曾经的哲学系统,《入中论》毫无保留地全部否定,没有芝麻许对的东西,所以学中观需要很大的勇气。

中观的哲学和固有的看法,在真理上没法做到和平共处。但是很多人却说万法皆空、因果不虚,认为二者可以和平共处。实际上万法皆空就是要推翻因果不虚,种瓜都没法得瓜,又如何有因果存在的空间呢?

我们要搞清楚讨论的前提,真理的角度没有因果存在的可能,但是众生的角度可以有,好比吃错药的人可以有很多幻觉,但这些幻觉不是真的。因果不虚是吃错药的情况,在治好病之前,因果对于病人来说是不虚的。但是现在月称菩萨讲的是真理,是正常人的状态,所以因果不虚无法成立。

土丹尼玛堪布

《入中论》讲记(31)文字根据录音整理,待续图片源自网络往期回顾

向上滑动阅览

●入中论30

我们要经常反问自己,如果有人承认自生,自己能不能用人性化的道理推翻它?

●入中论29

破自生,遮破造物主造万物、是恒常

●入中论28

具备证悟空性潜能的人,会更加谨慎地取舍因果

●入中论27

宣讲空性者与听闻空性者

●入中论26

六地菩萨安住于正定心

●入中论25

菩提心焰慧地与菩提心难胜地

●入中论合集

第四讲

●入中论合集

第三讲

●入中论合集

第二讲

●入中论合集

第一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