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编者按:《后汉书·孔融传》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自古以来,人类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饮酒赋诗,咏志抒怀,是历代文人的一大雅事。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杜甫是诗圣,也是酒圣;白居易留诗二千多首,其中饮酒诗就有九百余首。古人认为酒能排忧解愁、增添乐趣、激发诗兴,“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古代的骚人墨客,给酒起了种种别称,有以造酒者为名,有根据酒的性状取名,还有官衔取名,甚至圣贤也被列入,并将这些融入到他们的诗词作品之中,形成了绚烂多彩的中华酒文化。这里,编者根据手头收集的资料,经补充整理,汇编成《酒的别称大全(附例句)》,相信该版本应该是目前关于酒的别称的最全的版本。编者相信,这篇小文一定有助于诗词爱好者倚声填词和吟诗对联。
年6月23日晨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东瓯诗谭。
?????????????
《尚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唐皎然《诗式·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如魏开呼‘杜康’为酒”。元伊世珍《琅记》卷中:“杜康造酒,因称酒为杜康”。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许时泉《写风情》:“你道是杜康传下瓮头春,我道貌岸然是嫦娥挤出胭脂泪”。清方文《梅季升招饮天逸阁因吊亡友朗三孟璇景山》:“追念平生肠欲结,杜康何以解吾忧”。
酒的代称。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喻于千里。”后以“白堕”为酒的代称。宋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殷勤赋*竹,自劝饮白堕。”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并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逐疏仪狄;杜康造秫酒。”《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隶书的“水”旁写成“三”,故“三酉”构成酒的隐语。明田艺衡《留青日札·酒名》:“今人称酒曰三酉,皆言三点水加酉也。”周作人《谈酒》:“我既是酒乡的一个土著,又这样喜欢谈酒,好像是一定是个与‘三酉’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酒徒了。”
酒的拟称。《汉书·食货志》:“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末王世充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见宋陶谷《清异录·酒浆》)
酒的别称。据唐郑綮《开禾传信记·曲秀才》载,叶法善会朝客数十人于玄真观,思酒饮。忽一人傲睨直入,自云曲秀才。与诸人论难,词锋敏锐。法善疑魃魅为惑,密以小剑击之,坠阶下,视之乃盈瓶酝。皆大笑,饮之味甚嘉,因揖其瓶曰:“曲生风味,不可忘也。”后因以“曲生”“曲秀才”作酒的戏称。宋苏轼《泗州除夜雪中*师是送酥酒》诗:“欲从元放觅柱杖,忽有曲生来座隅。”宋陆游《初春怀成都》:“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明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清北轩主人写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
对酒的戏称。宋陆游《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诗:“孤寂惟寻曲道士,一寒仍赖楮先生。”陆游《初夏幽居》诗:“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庭坚《杂诗》之五:“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官。”
酒斟于杯中而酌,故以“杯中物”指酒。晋陶渊明《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题上饶亭》,“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酒的趣称。陶渊明《饮酒》诗之七:“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酒之别称。汉焦延寿《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唐陆龟蒙《对酒》:“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宋杨万里《题湘中馆》:“愁边正无奈,欢伯一相开”。金元好问《留月轩》:“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清钱谦益《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浮生作伴皆欢伯,白眼看人即睡香”。
酒的趣称。宋苏轼《洞庭春色》诗:“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它。后来就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元代乔吉在《金钱记》中也写道,“在了这扫愁帚、钓诗钩”。
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李延寿《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唐张彦谦《无题》诗之八:“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
酒的别称。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与儿子小酌红酒》:“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沉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猨翦烛,伴我夜深语。”
宋代以糯米和酒曲所制之酒,色莹白如玉,故名“玉友”,后亦作美酒的通称。辛弃疾《鹧鸪天》:“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下羁而得名。唐房玄龄《晋书·裴楷传》:“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唐李群玉《索曲送酒》:“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
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宫廷酿造之酒,因用*罗帕封,故称“*封”,也用以泛指美酒。苏轼《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封。”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封”。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东瓯诗谭。
?????????????
浆本来是指淡酒而说的,后来亦作为酒的代称。据《周礼·天官·浆人》记载,“掌共主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李嘉祐《夜闻江南人家赛神》:“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琼浆亦作“璚浆”。仙人的饮料。后喻美酒。《楚辞·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宋杨万里《谢陈希颜惠兔羓》诗:“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骨毛作仙子。”元白朴《阳春曲?题情》:“慵拈粉扇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明史谨《雪酒为金粟公赋》诗:“扫归银瓮浑同色,酿出璚浆不见痕。”《镜花缘》第二回:“登时歌停舞罢,王母都赏赐果品琼浆”。
指美酒。唐温庭筠《兰塘词》:“东沟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元王沂《次吴产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螟珠看欲湿,琼液饮还曛”。清汪懋麟《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劈新鲜,菱角鸡心,抵多少,霞觞琼液”。
指美酒。南朝梁刘潜《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忽值瓶泻椒芳,壶开玉液”。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四:“开瓶泻樽中,玉液*金脂”。《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玉液斟来晶影动,珠玑赋就峡云收”。
美酒也称为“霞液”“云液”。吴筠《游仙二十四首》之七:“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白居易《对酒闲吟赠同老者》诗:“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美酒如流霞。王充《论衡》云:“(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后遂以“流霞”泛指美酒。北周庚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明徐祚《投梭记·叙饮》:“雪花酿流霞满壶,烹葵韭香浮朝露”。
酒色如琥珀称“琥珀酒”,也省作“琥珀”。唐李贺《残丝曲》:“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宋赵令畴《侯鲭录》卷一:“张文潜诗‘尊酒且倾浓琥珀,泪痕更著薄胭脂’。”清康王宣《拟将进酒》:“何如小槽滴沥琥珀红,浇胸顿使金垒空”。
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得名。元张养浩《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喈喈”。
醅,没滤过的酒。玉醅指美酒,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集》:“倾玉醅于风前,弄琼驹于月下。”宋苏轼《南歌子》词:冰簟堆云髻,金樽滟玉醅。宋陆游《杂感》诗之四:“自洗铜壶试玉醅,小轩风月为徘徊。”
古诗词中常用“醍醐”“鹅*”泛称美酒。白居易《将归一绝》:“更怜家酝迎春热,一瓮醍醐迎我归。”陆游《游汉州西湘》:“叹息风流今未泯,两川名酝避鹅*。”
上等酒的代称。《文选·左思(魏都赋)》:“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张载《酃酒赋》:“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分别代称好酒与劣酒。据南朝宁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载:“桓公(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齐),督邮,言在鬲(膈)上住。”因好酒下脐,恶酒凝膈。从事,美官;督邮,贱职,故以为此。唐皮日休《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绝》:“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宋苏轼《真一酒》:“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又《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从今更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清钱谦益《方生行送尔止还金陵》:“冯君鉴我区区意,却寄青州从事来”。
对劣质酒的贬称,亦是对市沽薄酒的特称。冯时化《酒史·酒品》:“恶酒曰茅柴”。吴聿《观林诗话》:“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夜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著易过”。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白居易《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本意指酒母。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杜甫《归来》:“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苏拭《浊醪有妙理赋》:“曲蘖有毒,安能发性”。《世说新语·任诞》:“今年田得七百斛秫米,不了曲蘖事。”
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李白在《送别》诗中写道,“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杨万里在《小蓬莱酌酒》诗中写道,“餐菊为粮露为醑”。
家中自酿的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清曹寅《戏送钱穆孙》诗之一:“寒曹未怕倾家酿,已办萍虀到岁除。”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云峰、兰延、熙泰豪於饮,斗酒飞拳,声达户外,削嶂家酿无多,一瓮之物,顷刻立尽。”
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问、壶酒,独酌无相亲”。
古代称祭祀用的清酒。据《礼·曲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宋苏轼《送张龙公祝文》:“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昭灵侯张公之神。”
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秬鬯一卣”。〔传〕: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笺」:秬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畅也。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
酿秬黍为酒,以郁金草为色,故称“*流”。古代祭祀,用以灌地。《诗经·大雅·早麓》:“瑟彼玉瓒,*流在中。”
指酒。晋潘岳《金谷集作》:“玄醴染朱颜,但槊杯行迟。”唐张铣注:“玄醴,黑黍酒也。”明王衡《郁轮袍》第三折:“自惭玄醴薄,能使穆生疎。”
指绿色微白的酒。曹植《七启》:“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李善注:缥,绿色而微白也。
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传」:春酒,冻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中写道,“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清酒。据《诗·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赍我思成”。〔毛传」:酤,酒。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对清酤而不酌,抑嘉肴而不享。”唐王维《鱼山神女祠歌·迎神曲》:“陈瑶席,湛清酤。”前蜀韦庄《对酒赠友人》诗:“《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东瓯诗谭。
?????????????
清酒之别称。东汉末年,曹操主*,禁酒甚严。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以清酒为圣人。”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区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辽将*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此处“中圣人”为酒醉的隐语。唐陆龟蒙《添酒中六咏》之五:“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圣人”亦省称为“圣”,唐李适之《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浊酒之别名。唐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宋陆游《对酒》:“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唐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薄》:“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宋王安石《春曰》诗亦有类似佳句:“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元吕止庵《后庭花·怀古》:“儒冠两鬓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越女歌。”宋陆游《溯溪》:“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
指久酿的酒。据《周礼·天宫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贾公彦注释说:“昔酒者,久酿乃孰,故以昔酒为名,酌无事之人饮之”。
古人多以“春”为酒的别称。“春酒”之名因何来?据马瑞辰的通释:“周制盖以冬酿,经春始成,因名春酒。”大概是源于《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这两句诗吧,后世多沿用“春”字为酒名。司空图《诗品·典雅》中有句云:“玉壶买春,赏雨茆屋”,这里所说的“春”便是指酒。唐宋以后,以“春”为名的佳酿不乏其例。唐杜甫《拨闷》:“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宋苏拭《洞庭春色》:“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李肇《唐国·史补》记有:“酒则有郢州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周密《武林旧事》也记有“蓬莱春”“皇都春”“留都春”“丰和春”“海岳春”“秦淮春”等酒名。唐宋诗词中如“曲米春”“洞庭春”“金陵春”“中山春”“射洪春”“木兰春”“竹叶春”“梨花春”“瓮头春”等,数不胜数。现代所产名酒,亦有沿用“春”为酒名的,如“剑南春”“柳浪春”“燕岭春”等。
古人以“绿”指酒,必出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
唐宋人“绿”“渌”分别不严,常通用。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辛弃疾《念奴娇》:“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毛滂《剔银灯》:“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热汤》中谓太和汤为沸水。宋邵雍《无名公传》称酒为“太和汤”,见程颐《伊川击壤集·林下五吟》诗之一:“安乐窝深初起后,太和汤酽半醺时。”
和尚称呼酒的隐语。语出《窦子野酒谱》,以“般若”禅语加一“汤”字,用以喻酒,颇具幽默感。宋苏轼《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窦革在《酒谱·异域九》中也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
多指酒,且含有贬意。元曲《殊砂担》一:“我则是多吃了那几碗*汤,以此赶不上他。”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贾母啐道:“下流东西,灌了*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
酒面上的浮沫,亦作“绿虫岂”,借指酒。南北朝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张铣注“绿蚁,酒也。”唐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又《雪庭对酒招客》:“帐小青毡暖,杯香绿蚁新”。宋李清照《渔家傲》:“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明沈采《千金记·践别》:“再进杯盘,重斟绿蚁”。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翠蛾十样流苏帐,绿蚁千杯琥珀醪”。
指漂浮于古代酒浆中渣滓,状若蚂蚁,借指酒。亦作“浮虫岂”,借指酒。唐刘良注:“酒膏径寸,布于酒上,亦有浮蚁如水萍也。”唐郑谷《自适》:“浮蚁一杯难暂舍,贯珠一曲莫辞听”。唐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宋*公度《好事近》:“还家应有荔枝天,浮蚁要人酌”。元仇远《题溧阳市》:“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指漂浮于古代酒浆中渣滓,状若蚂蚁,借指酒。三国魏曹植《酒赋》:“或云拂潮涌,或素蚁浮萍”,晋张华《轻薄篇》:“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唐岑叁《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玉瓶素蚁蜡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酒味芳香,浮糟如蚁,故又称“香蚁”。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酒面上的浮沫,又称”玉蛆”“碧蚁”。后作酒的代称。韩偓《海山记》:“檀板轻声银甲缓,醅浮香米玉蛆寒。”南宋吴文英《催雪》:“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东瓯诗谭。
?????????????
??????????
特邀顾问:陈文林、刘妙顺
本期整理汇编:朱凌云
本期主编:朱凌云
??????????
一、“东瓯诗谭”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弘扬正能量,将开辟抗战专刋,有意参加者请以电子稿形式寄发抗战诗词联作品,并附简单个人简介。汇集一定数量后,择日发布。
二、“东瓯诗谭”将不定期推出温州优秀诗人专作,每期拟发20首作品,并附作者个人简介和照片。在此,特面向温州本地诗人征稿。
三、“东瓯诗谭”欢迎有一定见解的诗话诗论类文章,欢迎大家投稿。
QQ:
编者于年6月5日
“东瓯诗谭”创设于乙未年四月十六日,是一个诗词交流平台,立足温州,在推介诗人诗作的同时,兼顾诗会活动专作和唱酬应和、诗论诗话,并以普及诗词知识为己任。此外,还将挖掘温州诗词界的旧事异闻。期望通过不断汇集,蔚为大观。是为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