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法师讲记middot上士道卷八 [复制链接]

1#

广论原文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当获定解,故更释之。此如水、粪及暖土等,与稻种合为稻芽因,与麦、豆等种子相合为彼芽因,故是共因。如麦种子任会何缘,终不堪为稻等芽因,故是麦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摄水粪等事,亦皆变成麦芽之因。如是无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犹如种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粪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故《上续论》云:“信解大乘为种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谓菩提心如父之种,证无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决定不生汉、胡等子,父是子姓决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种种子,故是共因。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这里就是说菩提心的重要,一切佛法的种子是菩提心。那就是说,要成佛没有菩提心是不行的。哪怕你空性证得再深,离开菩提心,还不能成佛。


  当获定解,故更释之。


  “当获定解”,这个道理一定要肯定,得到胜解,不摇动的解。“故更释之”,这个很重要,所以宗大师再把它解释一下。他打比喻。


  此如水粪及暖土等,与稻种合为稻芽因,与麦豆等种子相合为彼芽因,故是共因。


  我们说种子,从世间的种子来说,假使种稻,稻种子种下去了,还要水土、温暖,还要加肥料,这些合起来,能够把稻的芽生起来,稻芽的因。假使是个麦的种子、豆的种子,跟前面的水土、肥料、太阳的暖合起来,就是麦的芽的因,或者豆芽的因。所以这个水土也好,肥料也好,阳光也好,这是共因,并不是它的特别的因。你碰到稻它就长稻芽,碰到豆它就长豆芽,碰到麦子就长麦芽。而要长稻芽的,必定是稻的种子。所以说。


  如麦种子任会何缘,终不堪为稻等芽因,故是麦芽不共之因。


  不共的因就是那个种子。麦的种子,不管你什么因缘,它不会长稻的,也不会长出豆子来的。所以说要长麦的话,非要麦的种子不可,其它的水土、肥料、阳光那是共因,不共因就是麦的种子。


  由此所摄水粪等事,亦皆变成麦芽之因。


  你有麦的种子的话,那些水土、肥料、阳光合起来,长了麦的芽。如果离开麦的种子的话,不会有麦的芽出来。


  如是无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犹如种子,是不共因。


  “如是无上菩提之心”,这是一个譬喻。“无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犹如种子,是不共因”,我们要长佛的芽,就是成佛了,开始要佛的芽长出来。佛是一个从种子里长芽的话,要什么芽呢?一定要菩提心这个种子,菩提心的种子,才能长出成佛的芽。没有菩提心,你长出来的不会是成佛的芽,不会结成成佛的果的。这个是不共因,就是成佛的不共因,一定要菩提心的。


  解空之慧,如水粪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


  我们说,很多人认为学空性,证了空性之后就成佛了,是不是?不对的。没有菩提心的话,证了空性,不一定成佛了。这个空性是什么?等于水土、肥料一样的,声闻缘觉、佛的菩提都需要的。是声闻的种子,碰上空性了,证声闻的果;缘觉的种子,碰上空性了,他就长缘觉的果;佛的种子,菩提心有了,再加空性,那才是佛的果。所以说,真正不共因是菩提心,这个空性是共因。声闻、缘觉、佛共同的,都要解空性。


  故《上续论》云:「信解大乘为种子,慧是能生佛法母。」


  信解大乘这是菩提心了,是种子,佛的不共因。慧呢,空性的慧,能生佛法的一个母亲。我们经常说佛母般若,母是慧,她跟佛的种子,她可以生佛的果;假使碰到声闻的种子,她生的声闻的果。


  谓菩提心如父之种,证无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决定不生汉、胡等子,父是子姓决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种种子,故是共因。


  下边就是说又打个比喻,“谓菩提心如父之种”。藏人的习惯,是他们这样子的,父亲是什么民族,不管你母亲是哪一个,长出来的孩子都是那个族。假使父亲是藏族的,你母亲是汉族的也好,是维吾尔族的也好,哪怕欧洲的白种的族也好,长的孩子都是藏族的。他就是说,根据他们世间上这些,那个比喻就是说:菩提心好像是父亲一样,父亲是佛的话,这个菩提心,他长出来都是佛的果。“证无我慧”,证空性无我的这个慧,跟母亲一样。父亲是藏人,“决定不生汉胡等子”,母亲不管她是什么民族的,只要父亲是藏人的话,孩子决定是藏人,不会是汉人的,也不会是胡(西域的那些人)。“父是子姓决定之因”,孩子的姓,就是他的种族,决定在父亲的。“母是藏人生种种子,故是共因”,母亲是藏人,就不一定了,藏人跟汉人生的,是汉人;藏人跟欧洲人生的,是白种人;乃至跟那些黑人生的是黑人,她不是一个决定的因数,是共因。这个里面是菩提心是不共因,这个空性的慧呢,是共因。


  


  《华严经》的确是最圆满的大乘教法,所以不但在中国,西藏与印度的祖师也常引用这部经。经上说:善男子啊!要晓得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种子。种子是根本,有了种子,然后加上土、水、肥料等等,苗芽自然会长出来;倘若没有种子,光有其它的也不行。关于这一点我们要获定解,否则虽然听的时候蛮好,一遇境心就动摇了。为了策发定解,必须要先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下面详细地再说明一下。
  


  譬如水、肥料、土地、和阳光等等,把这些与稻的种子合起来就长出稻的芽,若跟麦种摆在一块就长出麦的芽;如果把这些和豆种摆一起,长出来是豆的芽。前面这些东西是稻、麦、豆的芽长出来的共因,而麦种子不论如何,它长出来就是麦芽,不会长出稻的芽。所以尽管长出麦芽需要很多因缘,可是这里边只有一样最主要的,就是麦种子,这叫不共因,这个我们要把握得住。因为有了麦的种子,再加上其它的共因(共同必需要的条件),如水、肥料等等,那么麦的芽就长出来了。


  


  同样地,要增长启发佛芽,菩提心就像种子一样,是最主要的不共之因。其它的解空之慧(就是我们说的大彻大悟,不过这有深有浅,不要误解了。)就像水、肥料等等,是三乘菩提的共同之因。不管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还是佛果的无上菩提,解空之慧是共同需要的。所以修学佛法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先忙着解空性、求开悟,而是要先检点正确的因在哪里﹔先不要忙着学密、学显等等,而是要先知道你走的路是大乘还是小乘。如果学的是大乘,那么大乘的主因先要把握得住,然后再去找能使得这个主因启发的其它因缘,这些都能配合上的话,大乘的芽就会发起来,果就能够得到。


  


  内心当中建立正确的认识以后,对大乘启发信心,了解大乘的种子是大菩提心,为了要圆满这个大菩提心,那个时候才讲到智慧。菩提心就像父亲,证得空性的智慧像母亲,孩子的姓是根据父亲而决定的。如果父亲是西藏人,那么生的儿子一定是西藏人,不会是别的,所以决定儿子姓氏的是父亲,跟母亲没有关系。母亲尽管是西藏人,如果父亲不是西藏人,那生的儿子不一定是西藏人,所以母亲是共因。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开始一定要决择清楚,认识它真正的主因在哪里。
  


  前面第一个比喻是指一般的植物,比如要让稻、麦长出来,需要很多因缘条件,这些因缘当中有很多是共因,而最主要的有一样不共因,这个我们必定要把握得住。然后又说到人,除了父亲、母亲,还要吃、穿等等很多东西,少掉一样都不行,可是这个人的种姓,只有由他父亲来决定。又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除了棉纱以外,还要人工等等各式各样的因缘。人工是不管做什么都要的,所以是共因,那么衣服的不共因就是纱、棉花等原料。


  


  没有一件事例外的,都各有不共因。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所以会转大圈子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一开头的时候必定要把握住根本,有了根本再慢慢地增长,将来一定有果﹔如果在枝末上面摸的话,虽然最后还是可能摸得到,但是不晓得有多辛苦!我们往往想求快捷方式,碰到一点什么就修什么,一直在枝末上面转,好一点的,最后虽然转得进去,但冤枉苦头实在吃得太多。这个观念要了解,而且要不断加深这个认识,这是现在的第一步,之后再根据你的认识去修行就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