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学语文试讲逐字稿秋天 [复制链接]

1#

一、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秋、气、了”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人、大”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认识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天气凉,树叶黄”、“大雁南飞”等特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一”的变调,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题,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四张图片-一黄叶飘零、大雁南飞、枫叶似火、稻谷丰收。师播放图片)孩子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教师板书课题)

师:孩子们,秋天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题目叫《秋天》的课文。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随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生:书空课题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课件出示:课题。

生:秋天

师:“秋”是我们要认识的一个生字,请孩子们圈出课题中的“秋”

生:圈画。

师:秋天到了,田里的禾苗成熟了,热情的枫叶红似火,你们瞧,“禾”姑娘遇上了“火”姑娘,头碰头脚挨脚,变成了“秋”姑娘。

课件出示:啊!秋天来了!

师:找一找,课文哪里还有“秋天”这个词语。

生:啊!秋天来了

师:作者是从哪里感受到秋天来了的?请孩子们自读课文,去文中找一找。

二、学习朗读,读通读顺

1,读通顺,读正确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一遍共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

生:自读课文。

师:老师听到了大家响亮的读书声。下面请仔细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刚才你是不是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把你读的和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圈出来。

生:听老师读课文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互相读给对方听。如果他读争取了你就夸夸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生:同桌两人互相读,教师巡视。

2.认识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每个自然段前面两个红色的方格+1

师:孩子们课文一般是由一段一段文字组成的。像这样前面开头空两格开始写,句号后面还有空格但不接着写了,再写的时候又另起一行空两格,这就叫一个自然段。我在它前面标上1,这就是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全文

师:现在请你像老师这样把自然段序号标在课本上。

生:标自然段。

师:你用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标好的请问你标了几个自然段?

生:3个

三、随文识字,品读“秋”的多彩

师:从文中哪里能感受到秋天来了,谁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

1.秋天到了一一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树叶飘落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生:读,停顿恰当,读得很流利。

师:你把每个字音都读正确了,声音真好听!还有谁想来读?

生: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小。

师:你读得也很棒!如果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们一起读,一边读,一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秋天来了?

生:我从天气凉了,感受到秋天来了。

师:带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系。

课件出示:“树”“叶”的树叶状卡片和“叶”这两个好朋友挨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词“树叶”。

课件出示:一片片

师:树叶在课文中也有一个好朋友,你找到了吗?

生:一片片

师:一片片和树叶两个朋友连在一起读,就组成了一个短语“一片片树叶”。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意思一样吗?

生:摇头

师:那究竟谁多

生:一片片树叶多

师:所以一片片就是指有很多很多片。瞧,读着读着我们读懂了词语的意思,孩子们真棒,

课件出示:一自然段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呀?

生:读一自然段。

师,听你们的朗读。我好像看到眼前有很多片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听老师来读一读。(师读得很慢,因为从天气变凉到树叶黄,再到叶子落下来有一个过程,要慢慢地读)谁来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慢。我也好像真的看到一片片叶子慢慢从树上飘落下来。

师:你们猜猜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慢呢?

课件出示:关键词凉了、黄了、落下来。

生:因为天气变凉到树叶变黄,再到叶子落下来是一个很慢的过程。

师:看来孩子们读懂了这三者的关系,我们在读的时候语速要慢,同时头脑中还要想象出这样的画面。

课件出示:秋天树叶飘落的画面

师: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慢慢地读,请你自己出声练习着读一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一自然败、关键字、青图

生:练读

师:这就是秋天的颜色,将就是秋天到来的信号,成语“一叶知秋”就是这个意思。

2.秋天来了一秋高气炎、大雁南飞

师:你还从哪里也能感受到秋天来了?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生:我从第2自然段大雁……感受到秋天来了。

课件出示: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师: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生读。

师:这么长的一句话你都能正确、流利地读下来,表扬你。在这段话里,有个调皮字宝宝反复出现。看看它是谁?

生:“一”。

课件出示:“一会儿”“一群”排成“一”字及“一”的拼音。

师:谁来读读?(相机指导“一会儿”的儿话音,并反复练习读“一会儿”)

生:读词语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的读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声调不一样。它有时候读一声,有时候读二声,还有四声。

课件出示:一字本调是一声,一二三声前变四声,四声前面变二声吉,词语中间念轻声。

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这个调皮善变的字宝宝,它在不同的词语里,会有不同的读音哦!一起来读一首儿歌:“一字本调是一声,一声前变四声,四声前面变二声吉,词语中间念轻声。”

课件出示:一群大雁..

师:再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把调皮的“一”字读正确。

生:读句子

师:谁知道大雁秋天为什么往南飞?

生:大雅是候鸟,天气凉了,大雁要到南方方去过冬。

师:那为什么要排成一字或者人字呢?

生:它门排成队飞起来省力,同时也可以抵御“敌人”的侵害。

课件出示:大雁为什么排成一字的视频。

师:哇,小小年纪你竟然知道这么多,你平时一定很喜欢阅读课书籍吧

课件出示:三只大雁,每只大雁下面藏着认识的生字词

师瞧,大雁飞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生字朋友!(一只大雁飞走,大屏幕上出现“大雁”这个词语)请同学们快速读出来。

生:大雁。

边放动画边读)刚才这只大雁飞得好快,看这只呢?

一只大雁飞走,大屏幕上出现“一会儿”这个词语)一会儿。

师:大雁这么短的时间就飞走了,表示很短的时间就是“一会儿”。谁再来读?

课件出示:一会儿和“一会儿......一会儿逐字稿

师:那么“一会…  秋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一下大雁南飞的视频,也许你们就明白了

课件出示:大雁南飞视频

生:大雁的队形交替交替变化着。

师:不错,两个一会儿表示两个动作交替进行,三个一会儿就表示一

生:三个动作交替进行。课件出示:大雁和生字

一只大雁飞走,大屏幕上出现“飞”字)这个字读什么?

生:飞。

课件出示:“飞”字的演变

生:撇要从竖中线起笔。

师:第一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上面,起笔重,重行笔斜,轻轻抬笔收出尖。第二笔捺:起笔在横中线上面一点,与撇相交,经过中心点,收笔要比撤低一点点。起笔轻,轻行笔向右斜,平平抬脚收出尖。(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

生:临摹仿写

师:人字变一变就是一个偏旁一一

生:人字旁

课件出示:会

师:人作为偏旁在字的上面,我们称呼  “人字头”,跟我读。

生:人字头

师;谁有办法记住“会”这个字?

生:“云”字上面加一个“人”就是会

师:你运用了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课件出示:人和大

师:仔细观察着两个字,找一找两个字的相同点、不同点?

生:相同点:都有撤、捺。

生:不同点:“人”字的撇是斜撇,“大”的撇是竖撇;“人”的捺起笔在横中线的上一点,“大”的捺起笔在横中线下一点。

师:发现了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就更容易写好大字。

第一笔横:横中线左侧起笔,行笔向上斜,经过竖中线,左右等宽。

第二笔竖撇:竖中线上起笔,向下直直行笔,经过中心点向左下行笔,轻轻抬笔收出尖。

第三笔捺:中心点起笔,与撇相交,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平平抬脚收出尖。

三、小结作业

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基本差不多了,同学们整理一下本节课的重点,下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