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bdfyy999.com/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国家发改委2月18日发布公告,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格为早籼稻(三等)、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元、元和元。相比年,分别上涨了2元、1元和1元。收购总量为万吨。其中籼稻万吨,粳稻万吨。
上一次全面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还是在年,也就是8年前。
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元、元和元,是高于当前价格的。但是从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开始全面下调,到年调整为每50公斤元、元和元,到年有部分上调,直到年再次迎来全面上调。
而通过近年来稻谷市场及供需变化以及最低收购价的调整,可以看出,中国粮食领域正在发生变化:
一、稳口粮是重中之重
如果算上大豆,中国应该是四大主粮。在这四大主粮里,稻谷是最沉稳的,甚至沉稳到在-年,因疫情等因素引发的粮食价格全面上涨时,稻谷愣是没出现动静。玉米价格已涨疯,带动小麦、大豆等价格也高企,只有稻谷,去年除了早籼稻价格较上年略涨外,中晚籼稻市场价格均出现回落,甚至部分地区启动了最低收购。
价格如此沉稳一方面是产量大、需求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我国稻谷总产量达历史新高的2.亿吨,总消费2.07亿吨,仍然产大于需。
另一方面,稻谷的用途主要是口粮,少部分用于饲料及工业。我们一再提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中第一要义是口粮的安全,因此保障口粮品种种植的收益以及种植积极性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粮食市场发展的基础。
二、种植成本长期增加
去年能源短缺引发煤炭、天然气等价格大涨,带动化肥价格出现较大增长,再加上土地、农资等费用均有上涨,种植成本明显增加。此次文件中也明确提到,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全面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稻谷最低收购价实施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市场供给,稳定市场粮食价格。但去年以来,化肥、农资价格大涨有目共睹,虽然国家一直有种植补贴,但对于实际种植农民来说,仍抵不过化肥农资的涨幅,所以上调最低收购价稳定农户种粮积极性,使得农户利益有所保障。
而另一方面,我们之前分析过,煤炭等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影响,但国内北煤南运的格局也注定了煤炭价格呈长线上扬的趋势,因此这也意味着再想回到元以下的区间的概率已经不大。同样再算上人工、运输等成本叠加,成本向下传导,最终使种植成本普遍上抬。并且这是全球的趋势。
三、粮食底价抬升
最后再说回到粮食价格上,虽然粮价受市场供需主导而波动,但是粮食并不是完全市场化,考虑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政策方面对粮食的调控就更加谨慎。
当前我国粮食虽然连年丰收,但背后的压力仍不容忽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年轻人进城务工,当前种地的普遍是农村老人,而未来谁来种粮成为一大问题。而耕地和种子又面临“卡脖子”的问题,再加上种植成本增加,推升粮价底部也上抬,因为在当前格局下,谷贱不仅伤农,还会伤产量,损安全。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随着全球粮食市场格局的改变,中国粮食市场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最大的硬通货就是粮食。只有粮食才能让人们在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去,粮食不仅是国民基础,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有再多的钱也没用。
过去,我们习惯了低粮价,习惯了农民的辛苦付出,但如今廉价粮食时代要过去了,中国真正的强大一定是农业的强大,粮食的强大。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