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
稻芽,这一看似普通的中药材,却蕴含着丰富的消食功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稻芽的奥秘。稻芽,这一中药材,又被称为蘖米、谷蘖、稻蘖,其性味甘温,主要归入脾、胃经。它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显著功效,是消食药中的一员。稻芽的炮制加工品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过发芽干燥而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将稻谷浸泡后,待其须根长至约时,便可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得到这一重要的中药材。、消化不良:取稻芽0克,用热水冲泡后饮用,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2、伤食呕吐:将稻芽与山楂、槟榔、枳壳等量研末,每次服用至2克,每日3次,可治疗伤食呕吐。3、厌食:采用鸡屎藤5克、鸡内金9克、怀山药2克、稻芽6克、北山楂6克、陈皮3克、西党参6克、云苓6克及人字草0克,用水煎煮两回,每回40分钟,可治疗厌食。4、肚胀:将稻芽研成末,加入姜汁、少量盐和匀,再与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末制成丸,每次服用0克,每日3次,可缓解肚胀。5、补脾胃消食:用莲肉、生稻芽、麦芽各5克,山楂0克,煎煮后服用,可补脾胃并消食。
此外,稻芽主要栽培于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分布广泛。
伍民间传说
相传,稻芽的发现源于一位名叫许愚的普通农民。在他母亲的严重咳嗽病久治不愈时,他偶然在研究中发现了水稻的嫩芽——稻芽。许愚尝试将其制成草药煎剂给母亲服用,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母亲的咳嗽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他将这一发现分享给乡邻,人们纷纷尝试,均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一传奇故事迅速传遍,稻芽因此声名远扬,成为中医药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纲目》记载,稻芽能健脾开胃,调和气机,助消化积。《食物本草会纂》亦指出,稻芽能除烦解渴,促进消化。《中药材手册》进一步阐明,稻芽可治疗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及消瘦等症状。同时,《中国药典》也提及稻芽能消食健脾,适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及不饥食少等症状。此外,炒稻芽更侧重于消食,而焦稻芽则擅长化解积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