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乃人之根本,调养脾胃则百病不生。食疗之道,在于善用自然食材,无论是草木虫鱼,还是瓜果菜蔬,皆可成为脾胃的补给品。善用身边常见食材,学做自己的“调养师”,让脾胃更健康。医学指导:本食疗方案由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亲自指导。日常所见的普通大米,竟蕴含着深厚的智慧。我们祖先选择它作为主食,实非偶然。《本草逢原》中提及,大米吸收了大地之精华,能均衡地滋养五脏,无偏颇之弊。其性质平和,堪称最温和的补给品。老人们常言“白粥养胃”,这并非无稽之谈。虽然稀薄的粥水看似简单,却能为脾虚不足者带来舒适的滋养。相较于许多滋腻的补药,它更易于消化吸收,不会给脾胃带来额外负担。值得一提的是,大米不仅在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本身亦可入药。当未去壳的稻谷经过浸水催芽后,更可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展现出更多样的药用功效。
消解“甜食”
谈及稻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诸如七星茶、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这些药品中都含有稻芽成分。在现实生活中,当孩子们出现胃口不佳、体型瘦弱时,家长们常常怀疑孩子是“食积”,从而给孩子服用各种“化积”药物。然而,现代研究显示,食积多因饱食过度所致,而现今孩子们的胃口问题更多源于脾虚。因此,治疗时需以补脾健脾为主,辅以温和的消食开胃药,如稻芽,以标本兼治。而且,针对不同的食积原因,应选择不同的消食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山楂和砂仁擅长治疗因肉食摄入过多而导致的积滞,而青皮和肉桂则更适用于由水果或生冷食物引起的食积。对于米面或甜食过量所造成的积滞,稻芽则显得尤为适用。
稻芽的多元功效
稻芽,这一传统的中药材,不仅擅长消食,更具备温中止泻的独特效用。对于脾胃虚寒、易感腹泻者而言,随身携带几包稻芽,便可随时享受其带来的温暖与守护。当腹泻困扰时,只需一杯茶,便可感受到其带来的舒缓与滋养。不同于蒙脱石散等“收敛”型止泻药物,稻芽通过健脾胃、促运化的自然方式,巧妙地将“下泄”的津液转为上行,仿佛小草发芽般从土壤中汲取更多水分,从而实现止泻的目的。即便在胃肠炎导致的急性腹泻之后,一杯稻芽茶也能助力脾胃功能的快速恢复。
话说补土
降“热气”、去痰湿,古老饮料竟能当“药”用
乍暖还寒时,来一口青团,春初嫩艾带来“暖融融”的守护
阳台上就能种出的“解毒花”,皮肤瘙痒时的救星
《养脾胃》丛书全新再版,90周年院庆版更添新彩,厨房里的“药”方等你来发现!《养脾胃》两本套装,惊喜优惠价!扫码购书,了解《养脾胃》两本套装背后的专家——卢传坚教授。作为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的弟子,卢教授不仅继承了深厚的学术经验,还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人。他担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以及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的学术带头人。此外,卢教授在银屑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担任创新团队负责人。他在学术领域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等。选择《养脾胃》两本套装,就是选择了一位权威专家的智慧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