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hj/260665/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冀;
农业,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一曲曲丰收的欢歌在绵阳广袤的田野上唱响,忙碌着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魏柳河畔,沃野生金。在游仙区魏城镇安乐村连片种植的稻田里,抬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金黄映入眼帘,微风吹过层层稻浪,掀起阵阵清新稻香。捧起黄澄澄、沉甸甸的稻穗,村民们满心欢喜:“你看,这稻穗儿,粒粒饱满,又到了丰收的时候。”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从“单一生产”到“多元发展”
……
当下的游仙,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广度:
“农”墨重彩绘就和美“丰”景
丰收,不只是颗粒归仓的独奏,也是富民产业蓬勃发展的交响。
九月的游仙,在湛蓝的天空下,紫黑透亮的葡萄映出农人的笑脸,沉甸甸的稻穗织出乡村锦绣生活,黄澄澄的玉米结出致富好“钱”景,耙耙柑、无花果、蚕桑、蔬菜等特色产业势头强劲,描绘出产业兴旺的斑斓画卷。
走进游仙区仙鹤镇“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区里,数千亩葡萄陆续成熟上市,一颗颗圆润饱满、紫黑透亮的葡萄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串串紫水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目前,我镇葡萄种植面积已达余亩,今年产量预计达万斤,销售额可达1.2亿元。”仙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葡萄采摘火热进行,不仅打通了种产销链条,还带动了仙鹤镇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如今,仙鹤镇依托葡萄产业已形成“春赏花、夏摘果、秋研学、冬沐阳”的四季游格局,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年收入超万元,一串串葡萄让群众捧上了“绿饭碗”、鼓起了“钱袋子”。
“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日前,游仙区盐泉镇也迎来了蚕茧丰收,小小的蚕茧“织”出村民“致富梦”,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疙瘩”。
走进盐泉镇玉溪村现代蚕桑产业园,在标准化蚕房里,只见一张张方格簇紧密整齐地排列着,大蚕均已上簇结茧,茧子形状饱满且颜色雪白,村民们正忙着采摘。
“今年蚕茧1公斤可以卖到65元左右,在去年的基础上涨了百分之二十。我们这批养了25张,蚕茧大概能采摘公斤,总收入在7万元左右。”看着眼前的景象,玉溪村现代蚕桑产业园负责人黄大明满心欢喜。
由于栽桑养蚕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而且劳动强度低,能够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近年来,游仙区盐泉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蚕桑养殖队伍中。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梳理近年游仙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果,“特色”“优势”“品牌”,这3个高频出现的关键词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当前,游仙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农业种植资源优势,高标准建设特色优势蔬菜、优质水果示范基地,按照产业优势突出、规模集中集聚、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渝遂绵蔬菜产业集群、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深度:
振兴而行激发改革生内力
仓廪实,天下安。游仙境内山丘连绵,绵州第一山“富乐山”即坐落其中,但坡度平缓,属平坝浅丘地形,一直以来都是川西北地区的粮仓。
日前,在游仙区魏城镇安乐村的稻田里,游仙区美铃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邓小虎与队友们正紧锣密鼓地作业。近年来,邓小虎通过土地流转,流转亩土地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不同于往昔的辛劳与繁琐,如今有了现代化农机,从割穗到脱粒,从清选到装车,一气呵成。
短短2个小时,近30亩稻谷全部归仓,随后直接送往烘干房进行烘干处理,等待最佳时机出售。看着自家丰收的稻谷,邓小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收稻子,得打几十个电话请人帮忙,早出晚归1个月才勉强收完。现在,一个电话给服务中心,中心迅速响应,按需为我们提供服务。”
待到水稻收割完,邓小虎将继续与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合作播种小麦,亩土地从收到种,将在1个月内完成。
走进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各种先进的农机设备琳琅满目,从播种机到收割机,从无人机到智能灌溉系统,一应俱全。在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管理平台上,农机数量、位置、作业轨迹等信息一目了然,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我们利用北斗定位系统,精准调度农机,确保资源高效利用。”该中心负责人罗彩元介绍到,农机还会实时传送作业图片,以方便中心进行农机数据管理,确保农业生产规范、安全。
这是游仙为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难题,在实践中所探索出的一套“打法”——农事一体化服务改革。
●让农业有“质”更有“智”。建立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整合全区20个服务主体,引进余台(套)先进农机装备,涵盖节水灌溉、测土配肥、飞防植保等前沿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农服务直通“最后一公里”。全区组建了18支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户提供从产前育秧到产后销售的全方位服务,真正实现了“耕、种、防、收、烘”一条龙精细化服务。
●延伸产业链开辟致富路。依托农事一体化服务中心,建成冷藏库、气调库、烘干房和冷链物流等设施95座,通过“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不断推动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成功打造了“游仙优品”农业区域公共品牌。
高度:
链式发展三产“融”出精彩
耳边是美妙的音乐,鼻尖是葡萄的清香……
日前,在游仙区仙鹤镇“洛水溪谷”旅游景区核心区,举行了仙鹤镇第六届葡萄音乐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其中,在乡村田野间演奏出一曲农旅融合发展的“交响曲”。
“洛水溪谷”旅游景区视觉绵阳资料图
“我很喜欢参加音乐节,可这种被葡萄围绕的音乐节还是头一次见。”游客们纷纷表示,“大家在一起吹着晚风,品着果肉,听着音乐,这种氛围真的很开心、很肆意!”
不只如此。走进“洛水溪谷”,晚上是开在葡萄堆上的音乐节;白天,这里有可以体验投喂动物的“膨胀动物园”,有售卖各种好物的“葡萄潮流市集”,有汉服游园、非遗制作、田间捉鱼、钓虾等各具特色的游玩活动……可谓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作为当地特色文化旅游IP,仙鹤葡萄音乐节始于年,通过连续五届高质量音乐节的成功举办,有效带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幅提升了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奏响了乡村发展的“最强音”。
“以音乐为媒,以葡萄为介,不仅提升了仙鹤葡萄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走进‘洛水溪谷’,感受游仙的美景,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仙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背后,是游仙区以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形态向新的生动实践——
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托起乡村振兴“大盘子”。游仙区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全面做好“文旅+”和“农旅+”文章,不断提升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附加值。比如,游仙区忠兴镇,锚定农业经济发展方向,成立土地大托管农业生产设施综合体太平分中心,全力建设“三产融合试验区、三品战略示范区”。
以风土文化为灵魂,讲好乡村振兴“土故事”。以游仙区铁炉村为例,充分利用本村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活动,同步在线上开展了5G慢直播,提高村里农产品和旅游资源的曝光量,吸引游客,促进农文旅的深度融合。
以旅游休闲为业态,擦亮乡村振兴“新名片”。游仙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深挖本土资源禀赋,也实现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让乡村打出“特色牌”带动产业发展。小枧镇便是一个缩影,通过打造“Yu枧四季”文化品牌项目,将时尚活动与旅游、音乐、体育、生活相结合,成为时尚旅游目的地。
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
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
从“三农”出发
向“振兴”而行
绵阳
必将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涪江观察记者郭若雪周钰/文游仙区农业农村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