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业丰产不等于农民丰收造血式助农 [复制链接]

1#
来源:中国经营报今日秋分。自年起,每年农历秋分之际,即“中国农民丰收节”之时。稻谷飘香、蟹肥菊黄,丰产之景。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农产品丰产不等于农民“丰收”,收入的“收”。一方面,在食物半成品都已品牌化的当下,农业仍是有待开发的“品牌洼地”。低价策略,既伤农,也无益于消费者体验。另一方面,归因于供应与需求的无法长效适配,“主播一来,销售过万”,主播一走,留给农户的,仍是滞销的困扰和无助的惆怅。如何由表及里,从形式帮农转变为实质助农?这是留待整个社会探寻的问题。但,有实践者遂有发言权。自年提出农村战略以来,阿里巴巴一直在实践中探索立体化、造血式助农的方法论。据《阿里巴巴脱贫半年报》显示,截止到今年8月底,个国家级贫困县共在阿里平台实现了超亿元的网络销售。此外,自第一届阿里丰收节至今,三年时间里,初级农产品在阿里平台的销售额已达亿元。9月21日,中国品牌促进会和淘宝天猫联合发布了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首批授牌的9个农产品地域品牌包括:五常大米、兰州百合、琯溪蜜柚、普洱茶、绥化鲜食玉米、武夷岩茶、武夷红茶、赣南茶油,品牌价值高达亿。如何形成切实有效的助农机制?阿里的经验是:农产品向上,平台向下,用需求的确定性,提升农业生产的确定性。直播新农活打开淘宝直播,进入家乡好货频道,这里是新农人分享家乡之美的窗口。镜头前,羊群在阿尔泰草原悠闲自得,脚缠红线的小鸡仔在“云投食”中一天天长大。镜头后,消费者以直观视角对产品的“本色”有了清晰认知。“因为有场景,所以更真实”。兼具场景化、互动化,村播已然成为阿里巴巴在中国农产品上行和品牌打造中最有效,且最有特色的手段。截止目前,已有超过10万名新农人主播入驻淘宝直播,农产品直播场数超万。助农,为何从村播发力?阿里内部人士告诉笔者,在深度贫困地区,尽管无法形成完整化、规模化的产业带,但仍不妨通过“一个人+一种物”推动内容生产。作为第一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