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鱼稻共养,稻花鱼的生长习性和鲜美味道 [复制链接]

1#
按现在普遍认为,稻花鱼并不是指某种鱼类,而是泛指养在稻田里的鱼,可以是鲤鱼,也可以是鲫鱼或草鱼等等。这些养在稻田里的鱼,主要以田里的浮游生物和稻谷落下的花为食,这是它们与其它人工饲养的鱼在食物喂养上不同的地方,所以统称为稻花鱼。在稻花鱼种的挑选上,大多数农民朋友都倾向于养鲤鱼和鲫鱼。因为这两种鱼,生命力强悍,能适应多种水生态环境,又是杂食鱼,容易存活。而且这两种鱼也不会像黄鳝那样打洞损坏田埂而漏水,反而能净化水质,消除一些害虫的幼虫。但是草鱼就不同了,因为它喜欢吃新分孽的禾苗,所以现在几乎没有人会将草鱼养作稻花鱼了。“鱼稻共生”这种养殖模式,给鱼类和稻谷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种养过程中,鱼的排泄物能够为水稻提供养分,稻株上的害虫会被鱼吃掉,又可使水稻在不打农药、不施肥情况下正常生长,形成一种良性的生物微循环系统。稻花开的这段时间,是鱼儿吃食最欢的时候,也是鱼生长最快的时候。等到稻花落尽,变成丰满的稻穗时,这时鱼儿已长成,正是食用的好时机。但若要真正追溯起“稻花鱼”的渊源,并不是随便什么鱼苗往稻田里一养就可以称之为“稻花鱼”了。传统意义上的“稻花鱼”是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因为习惯稻田生长,喜食稻花,故名“稻花鱼”。稻花鱼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鱼鳞可食。《舌尖上的中国》就曾连续两季对稻花鱼做了介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