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治疗方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02/5739332.html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孝南区各地的田间地头,稻谷金黄,瓜果飘香,辛勤的农民和秋收的果实勾勒出一幅秋日的丰收画卷。
从9月起,孝南区各地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金灿灿的田野里机声隆隆,收割机穿梭忙碌。水稻被整齐卷入、切割、脱粒,颗粒饱满的稻谷尽收其中。农民趁着好天气,抢收抢打,颗粒归仓。
今年,孝南区秋粮播种面积43.44万亩,比去年增加0.14万亩,增0.32%;预计总产4.7亿斤,增4.48%。截至10月11日,全区已收获秋粮面积30.48万亩,产量3.29亿斤,面积、产量约占全部秋粮面积、产量的70%,秋粮丰收在望。
农机护航,确保颗粒归仓
9月18日,孝南区杨店镇浐川村张家湾水稻标准试验田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在金色的田野里响起,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忙碌作业,一茬茬水稻被收进收割机里进行粒、杆分离,秸秆被碾碎直接还田。
走在收割后的稻田上,没有看到一株稻穗被落下。稻茬很短,基本上不磕脚。“通过联合收割机收割,既能最大限度减少稻谷损失率,同时采用低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可有效提升稻田肥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介绍。
同样的场景,在香润生态农业孝南陡岗基地里正在上演。
这几天,香润生态农业孝南陡岗基地的糯稻开镰收割。串串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翻起层层稻浪。联合收割机全程护航,确保稻谷颗粒归仓。
今年,孝南区一共种植了30万亩糯稻,通过机械化收割,相比以往,收割效率大大提高,稻谷损失率也大幅度减少。
“秋收大忙变不忙,只见机器难见人”。曾经的秋收,因为劳动强度大,跨度时间长,农民都把这个季节当作一个农忙关口来描述。如今,现代农机不但提高了农作物收割的效率,为农机手提供了增收的渠道,而且把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替换出来。
据孝南区农业事业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孝南全区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收割,有效降低了劳务成本。
整治撂荒,荒地变良田
9月22日,走进孝南区陡岗镇沙畈村,由撂荒地整成多亩的水稻田已进入收割期。清风拂过,稻浪起伏,金黄一片,呈现一幅金秋好风景。
为解决撂荒问题,今年5月份,沙畈村经济合作社主动托管土地,将这多亩撂荒地变成良田。经济合作社从翻田、施肥、播种、灌溉、飞防、除害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并通过经济合作社的模式解决了耕地撂荒的问题,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壮大集体经济收入。
沙畈村将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耕种小麦和油菜等,邀请孝南区农业专家进行指导,利用新技术、新机械,有效提高水稻、小麦和油菜的种植管理水平,增加每亩产量,以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孝南区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抢抓全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试点机遇,通过土地平整、综合开发实现耕地向高标准农田转变,助力粮食增产。同时,坚持把复耕撂荒地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党建引领、干群合力,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进一步扩大撂荒地整治面积。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遏制耕地撂荒。孝南区农业农村部门、各乡镇一方面大力宣传《土地法》,另一方面通过给农户提供种子和肥料等方式,鼓励农户开展油菜轮作和油菜扩种。
孝南通过土地托管等模式,促进撂荒耕地利用,不断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扩渠道,也为乡村振兴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增产,撑起丰收图景
“有了这一套智慧服务设施,好比为农业生产装上了虫情病情诊疗仪、气象环境千里眼。我们能够精准掌握防治病虫害、土壤墒情监测等各方面情况,既节约水电、农药、化肥降低成本,还直接帮我们增产增收,预计今年糯稻亩平增产在斤左右。”9月22日,在孝南区朱湖办事处湖北爱天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朱湖糯米”种植基地,公司生产经理吴仕学高兴地说。
在朱湖国家糯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菱角湖片区,矗立在田埂间的摄像头、电子显示屏、自动捕虫等智慧农业设备,实时将基地的气象、温度等信息,传递到糯稻信息化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控制平台上。农技专家在手机APP,就可以观察糯稻长势、病虫害等情况,在线远程指导种植人员正确进行田间管理,实现糯稻种植绿色、高产、高效发展。
近年来,孝南区大力引进现代科技型农业企业,促进“朱湖糯米”等粮食生产由传统种植向智慧农业转型,从科技要粮食增产,向智慧农业要产业升级。
此外,通过在全区全面推广应用选用良种、配方施肥、机械化耕种、水肥一体化管理、无人机飞防病虫害等措施做好田间管理。开展高标示范创建,突出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运用,挖掘科技增产潜力,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引领各地合作社、种植大户优选新品种、运用新技术,确保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在孝南,农业生产正在向全程机械化、科技化发展,不仅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也确保了粮食稳产增产与节本增效。
来源:孝感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德强特约记者宓天鹏通讯员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