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创新的时代
农村种养新模式层出不穷
一水两用、渔稻共生
听起来是不是很新鲜呢
今天,跟着新眉儿一起来看看
龙马镇爱群村的这个种养新模式
↓↓↓
水面浮板种稻现场,只见在一块鱼塘岸边,村民们正将适当的泥土置入底部有若干个小孔的塑料花盆里,随后在每个盆内栽上水稻秧苗,接着把花盆逐个嵌入有洞孔的浮板上,然后有序将浮板成板块状放置于鱼池水面。据了解,开展鱼塘浮板粮鱼共生栽培试验,是眉山天府新区龙马镇创新种养结合模式,探索粮食增产的一次尝试。
这块“漂浮水稻”,位于眉山天府新区龙马镇爱群村。此前,他们在爱群村的一处堰塘进行养鱼,为探索粮食增产方式,响应生态保护政策,去年,爱群村利用60亩村集体鱼塘进行水面种植水稻。
利用水面浮板种植水稻,具有“一水两用、渔稻共生”的显著效果。作为该模式探索创新的带头人,爱群村村书记郭红金介绍,“水下养鱼,水面种稻,既能增加一笔收入,还能通过水稻吸收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养分,让鱼儿的粪便成为水稻的肥料,又能分解鱼塘水里的富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稻在水中长,鱼在稻下游。据悉,爱群村创建的这个水稻共生试验田,依托村集体经济,在60亩鱼塘水面上,用浮板和种植钵发展了约平米水稻。同时,向种有水稻的鱼塘里,投入了30万尾黄颡鱼,由此开始了高密度循环水养鱼模式,极大改善了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质量。
据介绍,试验表明,每亩水面能增加-斤大米产量。
“下面养着鱼,我们不能给水稻打农药,也不能施肥,全程绿色化生态种养殖。”郭红金介绍到,爱群村自去年开展鱼塘浮板粮鱼共生栽培试验,进行了多种试验与摸索,如用纯泥来固定水稻植株,没放底肥,但试验表明种植后效果不好,稻叶上有很多被虫咬的缺口,还有少量稻穗残缺,后相继尝试过有机肥料等生态种植方式。
“这些方法都是可以的,基本都能种出水稻,但是对比得出,加了有机肥料的稻谷较饱满,产值要多点。”郭红金介绍,今年爱群村尝试更换三个新的水稻品种,从最初的育苗到种植,进行对比试验。
“去年漂浮水稻收割的时候,老百姓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