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谷飘香,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怀远县河溜镇11万亩糯稻大面积相继成熟,水稻进入了收获高峰期,一台台收割机奔跑在金黄的稻田里,农民纷纷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确保丰收粮食颗粒归仓,收获丰收的喜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丰收曲”。
走进河溜镇永济村的稻田里,目之所及满是金黄,黄澄澄的稻谷颗粒饱满,随风摇曳,远近、深浅,一片片金灿灿的颜色,一阵秋风掠过,稻浪翻滚,此起彼伏,漾起层层叠叠的金色波浪,一派丰收的景象。
不远处,微风掀起阵阵金黄的稻浪,一台台收割机正忙碌穿梭其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响起,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茬茬水稻被源源不断地卷入收割机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稻田边,满怀丰收喜悦的稻农等待装运稻谷。
“今年我家种了多亩水稻,种子和水肥都跟上,预计一亩收得多斤,产量比去年高不少。”永济村种粮大户、村党总支部委员姚多桂看着眼前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变成一车厢金黄的稻谷,喜滋滋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河溜镇以实施丰粮工程、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推进粳糯稻专用品牌原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巩固现有优势产区的基础上,集中推进优质糯稻绿色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实行粳糯稻品种主导制,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主推轻简节本高效生产技术,强化技术集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适宜本区域的糯稻高产、优质、节本生产技术规程,水稻产量连年提高,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以特色农业为核心,我们在糯稻生长全过程安排了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农户的田间地头对稻农进行技术指导,在择种、施肥、防虫、灌溉、水稻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给出科学建议,确保了全镇种植优质糯稻11万亩丰产丰收。”河溜镇农技服务站站长陈洁说。(刘流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李世龙)
来源:安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