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郑国第三任国君郑庄公下 [复制链接]

1#
郑庄公影视剧照

周平王在位晚期,郑庄公利用其东周正卿之职,不断发展壮大郑国的势力。久而久之,周平王开始对郑庄公产生戒心,并准备罢免郑庄公的正卿之职,将朝政都托付给西虢国国君西虢公。

公元前年,周平王趁着郑国内乱(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反叛),郑庄公为平定内乱未能如期前往东周洛邑之际,将郑庄公的在东周的职责都交给了西虢公。

郑庄公在平定共叔段之乱后,立即前往洛邑质问周平王是否罢黜了自己正卿之职。周平王见郑国势力强大连忙否定,并说让西虢公代理国政只是因郑庄公无法抽出时间来洛邑辅政的权宜之计,如今郑庄公已经抽出时间来便继续让他辅佐东周朝政。郑庄公听后却不肯善罢甘休,依旧向周平王施加压力,周平王最后无奈提出将次子王子狐派到郑国做人质,郑庄公这才没再继续追究此事。

周天子将要派出王子去郑国做人质这消息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都以此举有损周王室威望劝阻周平王,周平王却为了平息郑庄公的怨言坚持要将王子狐送到郑国做人质。大臣们为了挽回一点声誉,最后想出一个两边各退一步的方法:对外宣称王子狐是去郑国学习的而不是做人质,同时让郑庄公的太子忽前往洛邑做人质。郑庄公见自己的正卿之位得以保全,又挽回了面子便同意了大臣们的要求,与周平王互换人质,史称“周郑互质”。

就在郑庄公刚与周平王的关系缓和一些后,逃到共地的共叔段却不甘就此失败,派他的儿子公孙滑前去卫国寻求救援企图东山再起。

卫国与郑国相邻,又是中原老牌诸侯强国,自然不希望看到郑国继续壮大,所以当公孙滑前去卫国求援时,卫桓公立即派出军队助其攻打郑国。郑庄公见卫国主动挑起事端,立即还以颜色出兵反击,并占领了卫国南部几个城邑。

次年,郑庄公又以卫国收留公孙滑为由派兵攻打卫国,直到卫国承诺不再助公孙滑与郑为敌才退兵。

公元前年,周平王去世。因周平王的长子姬泄父在周平王之前已去世,大臣们于是派人去郑国接王子狐回国即位。郑庄公为了继续把持东周朝政,亲自带兵护送王子狐回国。就在郑庄公一行人马上到达东周洛邑时,王子狐却因哀伤过度病死于回国途中,东周群臣于是改立姬泄父的儿子姬林即位,史称周桓王。

周桓王即位之初,因怨恨郑庄公与周平王互换人质导致东周威望尽失,准备废除郑庄公的正卿之位,将朝政都交由西虢公。大臣们却认为此举只会激怒郑庄公给东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都劝周桓王要隐忍,周桓王见无人支持自己只好作罢。

周桓王虽然停止了挑起事端,但郑庄公却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时刻想着如何向新即位的周桓王展示一下郑国的势力以杀杀周桓王的锐气。

公元前年,卫国公子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引起卫国国人不满,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他以郑庄公驱弟囚母为由,联合宋国一起攻打郑国。宋国国君宋殇公当时因郑庄公收留了他的政敌公子冯同意了州吁的请求,并让陈、蔡两国与自己一起出兵。卫、宋、陈、蔡四国联军最后一直攻打到郑国都城东门才退兵。

次年,郑庄公为了报复东门被围之仇,主动出兵攻打卫国和宋国。至此,郑国与卫、宋都结下怨恨。

公元前年,郑庄公在解除了宋、卫等诸侯国的危险后,便准备向周桓王展示下郑国的势力。

当时郑庄公以入朝朝见周桓王为借口,带着大军将东周刚成熟的麦子和稻子一扫而空。等到地方官员将消息报告给周桓王,郑军已经载着东周的麦子和稻谷回国去了。年轻气盛的周桓王再也忍不了了,于是在郑庄公朝见时没有以礼款待郑庄公,还送了十车麦子和稻子给郑庄公以示羞辱郑庄公。郑庄公虽然在回国途中将周桓王赐予的麦子和稻子全都丢了,但却依旧记恨着周桓王。

公元前年,郑庄公为了报复周桓王当初的羞辱,向鲁国提出用郑国的祊田换取鲁国的许田以示不再陪周天子一起祭祀泰山。

祊地是周天子赐给郑国以作祭祀泰山的临时居住地,许田是周天子赐给鲁国以作祭祀周公旦的临时居住地,郑国和鲁国都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交换权,但鲁国却因郑国势力强大,未经周桓王的允许就答应了郑庄公的要求。

不久后,周桓王因郑鲁互换祭祀用地,将西虢公提升为东周正卿以削弱郑庄公的势力,周郑的矛盾自此开始恶化。

次年,宋殇公因未朝见周桓王,郑庄公再次以周天子的名义号召其他诸侯国讨伐宋国,宋军大败。看着郑庄公利用自己的名号不断打压其他诸侯国,周桓王对此虽然十分不满,但碍于郑国的势力又下不定决心与郑国彻底撕破脸,只能任由郑庄公去了。

公元前年,周桓王见郑庄公不断利用正卿之职发展郑国,忍无可忍的他终于下定决心罢免了郑庄公的正卿之位,将朝政都交由西虢公处理,郑庄公自此不再入朝朝见周桓王了,周郑双方关系正式决裂。

同年,周桓王以天子的名义号召诸侯国一起讨伐不入朝朝拜的郑国。让周桓王没想到的是,只有虢、卫、陈、蔡四个诸侯国愿意出兵,其他诸侯国纷纷持观望态度,表示既不出兵助周,也不出兵救援郑国。尽管只有四国相助,但一心想要重振周王室的周桓王还是义无反顾的带领四国联军浩浩荡荡的杀向郑国。

得知周桓王亲征,郑庄公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朝堂上很快就在战与和的立场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郑庄公为了避免亡国之祸,最终不惜背上以臣伐君的罪名,力排众议坚持要与周桓王对抗到底。随后,郑庄公便亲率大军来到繻葛抵御周桓王大军。

当时周桓王联军兵分三路,中军是周桓王亲自率领的周军,左军是周公黑肩率领的陈、蔡联军,右军是虢公林父率领的虢卫联军。郑庄公采用大夫子元的建议,以部分军队牵制住周桓王的主力军队中军,再派主力军队猛攻周桓王的左右二军。

虢、卫、陈、蔡四国组成的左右二军因各怀私心,很快就被郑军击败,周桓王率领的中军见左右二军崩溃后也很快就乱作一团,周桓王本人也在战乱中被郑国大将祝聃射中肩膀。就在祝聃想要继续追击周军、生擒周桓王之时,郑庄公却让他停止追击,并主动留出一条逃生路线放周桓王逃离战场。

当天夜里,郑庄公担心周桓王因伤势过重去世,自己将会落得一个弑君的罪名,便让大夫祭仲带着礼物前往周军阵营慰问周军,并向周桓王请和。周桓王虽然心有不甘,但看着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军队,还是无奈的同意了郑庄公的请求。

繻葛之战后,周桓王虽然捡回一条性命,但周王室的威望再也不复从前了,郑国的威望却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次年,郑庄子因派其子忽成功击退入侵齐国的北戎,一度使郑国的威望达到巅峰。

公元前年,郑庄公去世,太子忽继位,史称郑昭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